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美聯商業董事李鎮龍指出,報告中關於增加學生宿舍供應、放寬自資收生限制,以及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措施,將為市場注入新動力,預計長遠將提升工商舖物業的投資吸引力。 李鎮龍認為,「城中學舍計劃」的擴展將成為商廈市場的重要轉機。該計劃不僅允許商廈和酒店免改劃改裝為學生宿舍,更首次涵蓋拆卸重建項目,並可保留過剩地積比。配合非本地生收生上限由40%增至50%的政策,學生宿舍的需求將會增加。 李鎮龍認為,考慮到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宿舍床位短缺的現象,非本地生比例增加會進一步加劇這個趨勢,市場預期單計非本地學生的宿位短缺將增至超過45000個。現時不少酒店業主將旗下的物業改裝為學生宿舍,預料改裝的趨勢會蔓延至商廈市場,部分商廈業主會將空置的商廈樓面改裝為學生宿舍,尤其利好非核心區舊商廈的重建價值。 他預計,今年第四季的工商舖註冊數字會較第三季增加20%,至1300宗,2025年工商舖註冊數字有望由早前預測的4500宗上調至4700宗,按年升幅會由30%上調至35%,創自2022年以來的四年新高。 針對「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優化,李鎮龍指出,非住宅物業投資額上限由1000萬提升至1500萬元,一些有意移居香港而且願意在港購買工商舖物業的投資者會,利用投資移民計劃申請來港。在工商舖物業中,工廈及商廈的回報率較高,達3.5至4厘,加上投資移民計劃中對工商舖物業的投資限制也較少,投資移民申請人可買入任何銀碼的工商舖物業,因此,放寬投資移民計劃有利申請人的資金流入工商舖市場。 (JJ) #施政報告 #施政迴響
<匯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