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今日發佈首份《亞洲家族企業:傳承規劃促進和諧》報告,旨在分析亞洲企業家就其企業及財富應對未來挑戰所作出的準備。 當這批企業家期望把資產傳承後代,然而,即使本身為第二或第三代接班人,能未雨籌謀的企業家僅屬少數。當與西方市場比較時,這種意向與現實間的差距尤其明顯。 調查發現,全球近八成(78%)企業家有意讓家族成員接班。然而,亦有逾半(52%)尚未為未來作出規劃。亞洲企業家的計劃更為滯後,其中約三分之二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的受訪者表示未有計劃卸任後如何延續企業。 匯豐《亞洲家族企業:傳承規劃促進和諧》報告顯示,各地區企業家就退出業務的動機及選擇之差異如下︰ - 印度企業家讓家族成員接班的意欲最高(79%),與英國(77%)及瑞士(76%)相若;只有少於一半的香港受訪者有此意向(44%),而中國內地及台灣的百分比僅為56%與61%。 - 在調查的10個市場當中,中國內地(25%)、香港(29%)及台灣(27%)的企業家最有興趣以出售業務作為退出的途徑,其次則為新加坡(22%)。全球最多受訪者有意出售的行業是電子業(21%),當中亞洲佔全球出口達三分之二。 - 對退出業務方式的取向亦可能與接班人的人生經驗有關。在受訪的第二及第三代企業家當中,中國內地幾乎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感到有責任繼承家族業務,相比之下,印度的只有7%。 - 雖然如此,亞洲區內許多多代企業家都感受到家族長輩的支持。在新加坡,這方面的比率高達83%,即使在亞洲當中排名最後的台灣,仍然達到70%的偏高水平。 開始傳承規劃的亞洲家族相對較少,但他們意識到需要建立正式的財富架構。亞洲家族企業對經濟的貢獻亦突顯出規劃的重要性。家族企業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約79%,比例屬全球最高之一,而在中國內地亦佔約一半,主導了私營經濟。 匯豐環球私人銀行亞太區總監嚴樂居表示:「當今環球企業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家族接班與管理層過渡。因此,我們不能輕視家族企業為當前環球經濟環境所帶來的價值。當然,企業創辦人的觀點及家族動態能如何影響企業發展,同樣前車可鑑。」 家族資產固然重要,但把業務保留在家族之內並非唯一選擇。報告指出,儘管希望及信任由下一代經營家族業務,大部分亞洲企業家以開放的態度看待子女可能有意探索不同的抱負。 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家族諮詢亞太區主管汪玉琳指出:「亞洲的企業家及家族可採納靈活、具前瞻性的方式延續企業的歷史及保障財富。儘早規劃可讓家族成員釐清期望,提供充裕的時間熟習及適應相關的角色。專業人員亦可與他們攜手合作,加深對家族的認識,以確保一個平穩的過渡期。退出選項並不局限於傳承家業,或出售業務及透過單一家族辦公室建立正式的財富架構,有時最好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兩者混合。」(BC) #匯豐 #家族
<匯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