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會財局)今日發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2024-25年度查察報告》及《2024-25年度調查報告》,顯示審計質素有令人鼓舞的進展,這得益於業界展現改進的決心。然而個別審計缺失仍然存在,故此審計質素仍需進一步提升,以確保行業整體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會財局主席孫德基表示:「透過查察與調查,本局得以及時識別可能影響審計質素的潛在威脅,並提供適切指引協助業界應對當前挑戰及防範系統性風險。通過確保會計師事務所維持高水平的專業資質及執行能力,本局致力維護行業與金融體系的誠信及聲譽,讓本地的會計實踐更與國際標準接軌。」 會財局行政總裁賴翠碧強調公開報告發現的重要性:「外部審計對於確保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從而保障投資者利益。本局旨在提高透明度與加強問責性,讓持份者在選聘審計服務提供者時,能獲取清晰可靠的審計質素相關資訊,促進高質素的財務匯報及審計文化。」 在46個受查察的公眾利益實體審計項目中,獲評 AQR1 或2級(即良好或需要有限度改進)的審計項目比例從去年的26%上升至本年的35%;而獲評 AQR4 級的比例則從46%降至28%。其中類別A及類別B事務所的進步尤為明顯,展現其領導層改善質素的承諾與及時改進的成效。 會財局公開類別A及類別B事務所的查察結果,以提升透明度,並藉著提供個別事務所查察項目的結果,加強問責機制並增強公眾對審計流程的信心。 類別B事務所逐漸展現更多持續學習與改進的決心,其中一家類別B事務所首次在其接受查察的兩項上市審計項目均獲評AQR 2級,反映合夥人積極參與審計工作以及管理客戶風險。 2024-25年受查察的項目中,有16個涉及更換核數師的首年審計。當中,13個項目的審計費低於往年,12個項目獲評AQR3級(即需要改進)或4級。多數個案因倉促更換核數師而壓縮審計時間表。此類做法可能損害核數師獨立性及審計質素。 近年新任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尤其類別C 事務所)的查察結果顯示,其受到查察的審計項目中,有重大比例獲評 AQR4級,主要歸因於事務所資源不足及對上市審計專業水平的欠缺。隨著更多事務所加入審計市場,本局將加強對新任公眾利益實體師的查察力度,以管控潛在風險。 查察部主管劉建汝表示:「我們樂見愈來愈多上市公司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正促進並完善管治決策。在2024-25年度受查察之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中,近全數均已及時將其具體查察結果提交予相應的審計委員會參酌。」 會財局年內完成16宗調查,其中11宗涉及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5宗涉及專業入士,當中14宗已轉交紀律處分部門研訊,以決定可能的處分行動。 在已完成及新展開的調查中,部分缺失在多年間反覆出現,牽涉的關鍵問題包括未獲取充分審計證據、欠缺專業懷疑態度,以及專業判斷不足。 部分核數師過度依賴管理層提供資料,未有深入理解業務實況或考量管理層偏見的風險,並未適當評估核數師專家工作或在有需要時執行補充審計程序,以獲取充分證據。 部分核數師未能識別潛在欺詐的風險提示,過度依賴管理層聲明,未能運用適當的專業懷疑態度。他們亦忽略矛盾信息,且未有充分考量經濟及業務環境變化,導致審計程序未能有效針對性地應對特定風險。 部分核數師未有就外部詢證函所發現不尋常差異、矛盾之處或未獲回覆之詢證函進行深入調查,以判斷是否可能存在錯報或先前未發現之欺詐風險,亦未有執行適當跟進程序。 會財局的報告強調,事務所內的一套穩健的質素管理制度標準是提升審計質素的核心,這涵蓋有力管治、有效的工作量監控與及時的補救措施。然而,合夥人問責不足、未遵循獨立性要求以及審計文件管控疏漏等問題仍反覆出現,需要事務所(特別是中小型事務所)及時留意及跟進。 (BC) #會財局
<匯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