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7-09 12:23:45

理大阮博文料今年香港醫療通脹7-8%略低於亞太區

研究顯示,香港醫療通脹於2024年達至10.3%,遠高於一般整體通脹率的1.7%。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阮博文表示,醫療通脹原因主要在於新藥、新的設備。就今年醫療通脹來看,亞太區都是雙位數字,香港略低,為7-8%。他也希望輸入多一些人才來香港。 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表示,2010-2013年醫療費用政府負擔49%,市民負擔37%,保險只承擔13%。到2022、2023年市民自己給錢30%,政府開支52%,保險支出醫療費用17%。不過醫療通脹2023、2024年都錄得雙位數升幅。目前低於44歲的保險投保人口跌3-12%,45歲以上增9.7%。 她表示,香港保險業和內地有很多合作,大灣區資源可以幫手緩解香港缺乏的醫療資源。香港保險公司同內地醫療集團合作控制收費會做得比較好。和內地合作也是一條出路。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實務教授方玉輝表示,目前有很多跨境看醫生的人,政府也鼓勵人北上看醫生,長者醫療可以在珠海等城市適用,可以解決香港部分公營醫療服務緊張問題。 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老齡化和醫療管理研究中心與香港保險業聯會舉行簽約儀式,啟動首個合作研究項目《從私營醫保賠償數據,分析疫情後影響醫療通脹的因素》。 研究將利用香港保險業聯會從業界匯集的醫療保險(醫保)賠償數據,分析2019年疫情前及2023年疫情後的醫療費用變化,運用統計建模技術,量化多項關鍵因素對醫療支出的實際影響,剖析私營醫療費用急升背後的關鍵因素,包括人口老化、新醫療技術的應用成本,以及醫保計劃設計等,期望為政策制定者與保險業界提供具實證基礎的參考方案,使個人、僱主/企業、保險公司和相關公共機構能夠預測醫療成本趨勢,優化醫保保障,並提升醫療資源分配效率。該項研究預計於今年年底完成。(JJ) #醫療 #保險 #理大 #香港保險業聯會

<匯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