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季績強勁兼派息,兩大核心業務增長加速
市場聚焦重磅科技股業績,緊接騰訊後,阿里巴巴(09988)昨日收市為發佈2025財年Q4及全年財報。本季度,阿里整體業績強勁,整體收入同比增長 7%至2,364.54 億元(人民幣·下同)(折合為325.84 億美元),整體 EBITA 同比增長36%。集團兩大核心業務發展勢頭向好,淘天變現能力逐漸提升,阿里雲收入增長加速至18%,阿里雲全財年收入也突破雙位數增長。阿里業績充分顯示集團「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持續見效,帶動電商和AI+雲兩大核心業務增長繼續加速。
集團整體前景非常清晰,以AI+雲、電商、其他互聯網平台業務為主體的發展佈局已基本形成,繼續聚焦核心業務,可望推動AI+雲成為長期發展的新增長引擎。同時、阿里宣布派發末期息及特別股息,合共每股普通股0.25美元(折合1.95港元),按年多派20.5%,回饋投資者的支持。
淘天新買家強勁增長,生態協同效應凸顯
再進一步分析,從財報顯示,阿里季度營收達2364.5億元,同比增長7%,核心業務表現亮眼。淘天集團收入同比增長9%,令人驚喜的是客戶管理收入增速達雙位數,增長12%至710.77 億(折合97.94 億美元),主要由 Take rate 同比提升所帶動。集團自去年開始收取基於確收GMV的基礎軟件服務費,以及由AI驅動的全平台市場營銷工具「全站推廣」的商家滲透率穩步提升,帶動Take rate 逐步提升,預計未來趨勢持續。88VIP會員數突破5000萬並保持雙位數增長,顯示其在高消費忠實用戶運營上的成功。
淘天的中長期經營目標仍是穩定市場份額,持續投入用戶增長,對具價格競爭力的商品、客戶服務、會員體系權益和 AI 技術應用等戰略舉措加大投入以提升用戶體驗。這些舉措成功帶來更強勁的新買家增長和持續的訂單量增長。
阿里雲加速反彈,AI驅動長期價值
在AI+雲方面,阿里雲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8%至301.27億元,連續六個季度加速增長,其中AI相關收入連續七個季度三位數增長,成為最大亮點。隨著大模型技術普及,雲服務需求從互聯網擴展至零售、製造等領域,阿里雲通過「公共雲優先」策略提升運營效率,年度調整後EBITA同比大增72%。集團今年2月宣佈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折合約530億美元),用於AI及雲業務的建設。隨著AI推理工作負載日益普及並深入滲透各行各業,AI將持續成為推動雲業務增長的重要動力,並進一步加快收入增長,更彰顯其搶佔AI時代技術高地的决心。這一戰略布局不僅鞏固市場地位,也為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上季度和整個財年的業績顯示,阿里的「用戶為先、AI驅動」戰略持續見效,核心業務增長繼續加速。足證吳泳銘及一眾管理層去年重整業務是看準時機,說到做到。筆者相信未來集團有能力持續保持全球競爭力,並轉化為業務增長的持續動能。
綜合而言,阿里本季財報展現傳統業務的韌性與新興業務的爆發力。隨著AI需求強勁增長,AI在千行百業加速落地,將有助於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長期目標。隨著AI成為核心生產要素,相信這些投入具備明顯的先發紅利,並將通過規模化應用逐步實現投入回報。阿里的「AI驅動」戰略給自身和行業都帶來清晰的增長前景其技術積累與生態協同優勢逐漸顯現,未來增長值得期待。
今年股價表現來看,在利好因素下,阿里獲機構投資者的持續加持,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於周三(14日)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最新13F報告顯示,對阿里(BABA)的持倉由去年底的25.5萬股升至566萬股,增幅高達21倍。加上阿里的回購行動,進一步彰顯阿里的投資吸引力。該股股價走勢呈強,過去一個月股價累計升幅達17%,業績公佈後或有獲利盤出現,隨著市場解讀集團未來部署,以及續於下半年推進股票回購計劃,有利股價。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
#藺常念
<匯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