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效建立財務自由之路,就必須了解你個人的財務情況,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連自己的情況都不知道,那就連改善個人收支,以及達至有效財富管理都做不到,更不要說建構一條適合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
要了解自己的情況,最基本是掌握自己的收入與支出,資產與負債的情況。而每月記錄是有效掌握的方法,筆者自十多年前讀書時代起,已養成每天記低支出、每月記錄收支與資產的情況,這習慣有幾個重要作用:
‧ 掌握自己的財務情況 ‧ 了解自己的收支問題,並能作出改善 ‧ 有效為自己的財富作分配 ‧ 為自己定立合適的財務計劃 ‧ 能有效檢討並調整財務情況 ‧ 看著自己的資產數字不斷上升,不但在累積過程中有滿足感,也可以作為追求財富目標的推動力。
首先是建立收支表,這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幫手,亦可利用電腦製作收支表,當然該表的模式、分類方法是十分個人化的事,而你亦可參考一下我的方法。大家可能會見到字眼上與平常的有點不同,例如我在表中不用「儲蓄」而用「盈餘」,因為我以經營生意的概念去經營自己的。
「收支表」包括收入與支出,收入可以以月入形式入賬,例如「$10,000(薪金收入)」,並在每項收入中列明類別,至於收入的確實日期,我自己則沒有太仔細去記錄,只要屬於該月就入該月數目,而最底則是每月的總數。
另外就是支出,這則會每天記錄,支出可按個人情況而作不同的分類,亦可預留一欄為「其他支出」,記錄一些未能分類或較特別的支出,並在該消費旁簡單說明。
「資產負債表」則記錄月尾那天的資產、負債、資本情況,例如12月31日,就是記錄低那天當時的情況,即是說,「收支表」是記錄一段時間,而「資產負債表」則是記錄一點時間的情況。你可按個人需要選擇每月做、每季做,又或每年才做一次,而筆者則每月做的。
《財務自由行》教讀者如何一步步,達致財務自由。
由最基本的財富系統講起,再到現金與資產概念,並教你如何利用儲蓄,正確投資,令財富有效增值。並在合理時間,達至財務自由的境界。
這書已再版數次,在三聯商務誠品等都可購買,由於現時部分書店已斷貨,如你找唔到,向書店職員查詢或訂購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