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在金融業反洗黑錢研討會2025致詞表示,近年來詐騙數字持續上升,詐騙和相關的洗錢活動不僅威脅市民的財產安全,更可能對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阮國恒指出,局方一直密切關注詐騙和洗錢活動風險,在過去數年,局方與銀行業界(包括儲值支付工具商)以及警方緊密合作,從4個層面構建完善的防騙及反洗黑錢生態圈,包括加強銀行偵測可疑交易的能力、促進訊息交換、加強客戶風險提示及提升公眾防騙意識等。 在銀行層面,他稱,金管局持續關注詐騙的最新手法,並已經要求銀行因應詐騙手法的轉變,更新和加強它們的防騙偵測和管控措施。措施推出後,銀行偵測發現的詐騙宗數由2024年上半年的571宗,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11宗,增幅超過兩倍,銀行偵測發現個案佔整體個案的比例,由2024年的2.9%上升至2025年的8.7%,而由於銀行提早介入,每宗案件的平均損失金額由2024年的117萬港元下降36%至2025年的75萬港元。 另外,在銀行業界支持下,現時已經有14家零售銀行包括實體及數字銀行以暫行方式推出「智安存」保護措施,提早支援客戶防騙。 阮國恒表示,局方致力促進銀行間的訊息交換,完善詐騙相關的數據資料庫,讓銀行可以更加迅速地阻截可疑交易。相關法例修訂已經於6月獲得立法會通過,將爭取在年底前落實措施,透過更廣泛的訊息交換,進一步提升銀行打擊詐騙的能力。初期目標是讓現時已經在 FINEST(銀行間訊息交換平台)參與的10家銀行先過渡至新機制,之後逐步擴展至所有零售銀行。局方已經要求未參與的零售銀行提早準備並更新其系統,以便能盡早參與。 他說,防詐騙和反洗黑錢的工作需要所有持份者的通力合作。金管局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於7月推出的《保障消費者防詐騙約章3.0》正是進一步提升金融、科技和電訊行業的合作,跨行業共同打擊詐騙及欺詐行為。隨著跨境活動頻繁,數碼詐騙威脅上升,國際合作亦同樣重要。為此,金管局正積極探討與區內其他監管機構加強溝通和合作,交流最新的詐騙手法及打擊詐騙的措施。 (BC) #金管局 #阮國恒 (BC)
<匯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