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待(NATIXIS)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中國實施降息降準,也有很多政策針對科技和房地產等行業,不過規模方面可能未必足夠。中美之間的貿易額會下降8成左右,有機會見到內地GDP有比較大的跌幅。 未來半年有機會見到人行降準150個點子,這也要看中美貿易談判情況如何。 應對關稅衝擊,有三個比較大的政策方向:1)貨幣政策方面,由於通脹率比較低,有比較大的空間做降息降準;2)釋放流動性可以支撐財政政策,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項目,今年都會加強;3)監管方面或都有放鬆的情況,房地產市場方面會有更多政策出台。 人民幣雖然對於美元升值,但是對於其他貨幣的相對匯率更加重要,因為未來美國市場佔比減少,會出口去東南亞、歐洲等地。相比其他貨幣升值,人民幣沒有升太多,未來值得關注。匯率或許不是貿易戰略最關鍵的工具。 對於香港來說,短期內會見到更多中概股回流香港,在市場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情況下,都會讓其他市場資金進入流入狀態。未來會有更多流動性,對於香港整體經濟是一個幫助。 他還表示,短期內美聯儲難見到減息動作出現,暫時預計下半年有兩次減息機會。 (JJ)
<匯港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