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0-09 10:55:21

耀才許繹彬:憧憬內地再有政策出台平保(02318)可佔先機

憧憬內地再有政策出台 平保(02318)可佔先機

內地十一黃金周及中秋長假期間,港股在缺乏北水灌溉下,成交在預期內顯著縮減,大市成交額回調至只有近1,500億,更曾一度縮減至1,212億元,是今年5月2日以來的最低水平。投資者滿以為在成交顯著縮減的情況下,走勢亦會變得膠著,但截至昨日(即8日),港股可用「由天堂折返人間」來形容過去的五個交易日;事緣在內地假期的首個交易日(即2日),港股在舉足輕重的科技股帶動下,曾升526點,一度見27,381點的四年高位,該日(即2日)以27,287點收市,終於能升穿27,000點,及在27,000點以上收市;投資者又以為今年可以複製去年(即2024年)同一時間走勢,同樣適逢內地長假,港股升勢如虹,升穿20,000點心理關口,更創下6,200億成交的歷史。然而期望歷史再現的投資者,他們的如意算盤打不響,港股在升穿27,000點,創下四年收市新高後,顯然後勁不繼,沽盤不斷湧現,更出現四連跌的慘況;除27,000點失守外,更一度跌至26,500點的水平;帶領港股邁向高峰的龍頭科技股、炙手可熱的AI相關股份及內地長假受惠股,均呈現深度調整;而一向缺乏動力的汽車股,走勢可謂「雪上加霜」,沽壓沉重;港股在創新高後作出調整的原因,相信是市場憂慮個別升幅較為出眾且有一定累積升幅的「港股通」份子,會在國內復市後湧現沽壓,既然有此憂慮,倒不如先行沽貨離場,持盈保泰為上策。在缺乏好消息又缺乏北水下,投資者因而失去信心,沽貨套現,令港股呈現「一沉百踩」的情境;幸好在跌穿20天線(即26,535點)後,呈現横行格局;現階段惟有希望內地復市後,北水不似投資者預期呈現「淨流出」的格局,港股可能能夠穏定下來,甚至有望重拾升軌。

在投資者仍對港股前景糢糊不清之際,國內假期時有另一個投資市場突然燃起升浪,頓時成為市場上熱門話題,此話題就是國際金價升穿4,000美金;除了暫時創下了歷史新高外,金價更是首次升穿「4」字;升勢原因相信是美國踏入減息周期,再加上法國政局不穏所致,而央行相繼出手亦是近日令國際金價飆升的其中一個主因;值得慶賀的是,中國原來也是今次受惠者之一,內地最新公布的外匯儲備數據顯示,人民銀行已經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金價持續上升,內地外匯儲備亦因此水漲船高。

除港股、金價外,另一市場熱點同樣值得關注—人工智能(AI),這熱門話題早已席捲全球,連帶世界各地逢有AI的相關股份,均炒至樂此不疲,從而帶動全球股票市場均創高峰,而當投資者以為受惠者一定是美國市場,原來這答案是錯誤的;根據數據顯示,飽受美國高額關稅所影響的亞太區市場原來才是今次AI潮的主要受惠者,MSCI亞太指數今年原來已累積升了23%,表現更勝升幅暫時只有14%的標普500指數,這是繼2022年以來再次跑贏美股的佳績。值得一提的是,在AI熱潮帶動下,一向以科技為主導的台灣是大贏家,台灣加權指數不經不覺已升穿27,000點,刷新歷史新高。倘若AI熱潮能持續或未有減退,在港上市的AI相關股份,可能仍有上升空間,因而令恒指在今年年結前再下一城,並非沒有可能。

談回港股,相信所有投資者均聚焦於內地長假後復市的A股首天的表現,並且關注北水重臨的首天是否出現「淨流出」的狀況;內地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四中全會,市場憧憬會否在會議前後有利好經濟的政策出台,市場普遍預期會推出一些令市場釋放更多流動性資金的政策;倘若確實有此量化寛鬆的措施,相信對內險股有利,當中內險龍頭中國平安(02318)可佔先機,投資者不妨多加留意。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權益)

#許繹彬

<匯港通訊>